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组 内 新 闻 >> 正文
组 内 新 闻

《J. Mater. Chem. A》:SnO2/Bi纳米带中原位构建的晶相/非晶界面增强CO2电还原

J. Mater. Chem. ASnO2/Bi纳米带中原位构建的晶相/非晶界面增强CO2电还原

In-Situ Construction of Crystalline/Amorphous Interface in SnO2/Bi Nanobelts for Efficient CO2 Electroreduction

Hanjun Li, Guangtong Hai*, Zhenyu Wang, Xin Chen, Shuxing Bai, Nan Zhang*, Tianxi Liu*

J. Mater. Chem. A 2025, DOI: 10.1039/D5TA00024F


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Sn/Bi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丰富的界面活性位点以及高的碳一产物COHCOOH选择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然而,Sn/Bi复合材料普遍存在结构复杂、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,严重制约了其活性和稳定性的提升。因此,构筑具有稳定界面结构和优异电催化性能的Sn/Bi复合材料,是实现高效稳定的CO2RR的关键

基于此,本团队以晶相/非晶相(C/A-SnO2/BiOCl纳米带(NBs)为预催化剂,通过“原位电化学动态重构策略”,成功构筑了具有丰富C/A界面的SnO2/Bi NBs。该材料在CO2RR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长效稳定性,其中HCOOH的法拉第效率(FE)在-1.3 VRHE时高达96.4%。且其可在-1.3 VRHE下连续稳定运行10小时,FEHCOOH始终保持在91%以上,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。此外,C/A-SnO2/Bi NBs400 mA cm-2高电流密度下,可实现高达81.2%FEHCOOH。机理研究表明,C/A-SnO2/Bi NBs中的C/A界面能够有效诱导电荷重排,促进反应中间体的吸附和电子转移,从而显著提升了CO2RR性能。该工作不仅揭示了催化剂重构的重要性,还为高效稳定的CO2RR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

本论文第一作者为江南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晗君,通讯作者为江南大学刘天西教授、张楠副教授,以及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海广通副研究员

论文连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5TA00024F

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管理处
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

邮编:214122

联系我们:txliu@jiangnan.edu.cn